近日,教育部公布了2024年高校“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”宣传教育活动结果。其中,我院《百物匠心——黄河澄泥砚非遗技艺传承创新》入选“百物匠心”非遗技艺传承创新视频微课遴选名单。


黄河澄泥砚始于唐、盛于宋,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。我院特殊教育学院“无声世界让艺术更精彩——聋人艺术工坊”以河南省非遗项目——黄河澄泥砚制作技艺为载体,不断创新发展,以黄河澄泥为原材料,针对聋人学生特点,发挥聋生的心灵手巧的优势,将中国传统陶瓷文化、非遗元素、民间艺术和现代设计相结合,引进时尚和创意手工元素,进行设计个性化以及多样化的融合,用陶瓷雕塑形式表现大众喜闻乐见的祥瑞文化,既具实用功能,又具有观赏价值。

目前,艺术工坊通过非遗IP授权、联名合作的形式,进一步促进聋人深度参与非遗事业,推动传统工艺在保持和强化非遗属性的基础上实现转型升级,也为非遗的新时代传承注入了新活力。现已形成黄河祥瑞香插、黄河澄泥瓷两个系列产品500多个品种,荣获30多项国内大奖。产品在线下多地有展示销售窗口,销售又反过来激励学生创作的热情。同时,学校不断优化工坊培训计划,形成了以聋人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自信心培养为基础,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能力培养为核心,艺术服务生活的教学模式,并积极开展实践实训、企业合作和服务社会活动,为聋人大学生创造了更多学习机会与就业岗位,充分展示聋人大学生精湛技艺和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。
我院一直致力于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融合发展,此次获奖,不仅是对学校与学院对探索文化传承、结合现代设计,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认可,也是对我院坚定文化自信,坚持守正创新,着力赓续中华文脉,更好担负起推动文化繁荣、建设文化强国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的期待。我院将继续坚持创新精神,推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和文化价值的艺术作品,为中华文化建设的发展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。(文/王艺昕)